吴晓灵:借助社会组织平台创新信用模式
发布时间: 2010-5-12 15:56:31 |来源:金融时报网|专栏:权威发布
当前,在探索构建符合城镇化发展内在需求的理想金融组织体系过程中,作为由众多中小金融机构组成的特殊群体,地方金融应当有更为明确的市场定位和发展战略。11月3日至4日,由天津市人民政府金融服务办公室、中国银行业协会、全国地方金融论坛办公室与本报共同主办,天津农村合作银行承办的全国地方金融第十一次论坛在天津召开。
200多名来自金融管理当局、地方金融机构和高等院校的管理人员及专家学者汇聚滨海新区,进行了以“和谐发展、社会责任”为主题的地方金融专题研讨。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全国政协副主席李贵鲜分别为论坛的召开发来录像讲话和贺信。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中国某集团董事长唐双宁等出席开幕式并发表演讲,中国银监会副主席蒋定之亦发表了书面讲话。中国银行业协会常委、副会长刘张君、金融时报社社长汪洋等主持了本届论坛。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在充分肯定地方金融发展成绩的同时,特别指出,地方金融作为我国银行体系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其他金融机构相比,其优势在于熟悉当地市场与企业。地方金融机构如果在外地开展业务,竞争力会较弱,所以首先要注重巩固本地的竞争力,不断地加强内部管理、控制风险,实现做强做大,稳步发展。地方金融机构应在有了比较稳固的市场地位和市场占有率的前提下,再考虑经过审批,适当扩大经营区域。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在演讲中认为,中国经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发展,中国的金融业也伴随中国经济的发展在发展,中国的金融业有高端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也需要众多的地方金融机构,地方金融机构和广大中小企业是中国经济成长的基础。
吴晓灵说,“贷款难”一直是中小企业和农户发展的瓶颈,而“难贷款”也制约着地方金融机构业务的发展,如何有效地连接贷款的供需双方,争取经济与金融发展的双赢是各界共同关心的问题。现在诸如“行业协会+联保基金+银行信贷”的贷款新模式正在试行过程中,也取得了一定成效。这些借助社会组织平台、创新信用模式的有益尝试给我们带来几点启示:第一,农户和小企业的发展要靠组织起来的力量,专业生产合作社和民间商会是重要的组织形式。第二,金融机构应该参与市场组织的培育,建立市场组织自我约束、自我征信的机制是拓展金融业务的重要渠道。第三,金融机构一定要牢牢树立服务经济、服务客户的理念,这才是金融业发展的源泉和力量。
中国银监会副主席蒋定之在书面发言中指出,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统筹城乡发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这对我国地方经济发展以及地方金融服务工作都提出了更新的目标、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我们要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七大对经济金融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把行动统一到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支持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上来,切实提高金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一是牢固树立社区服务责任意识;二是准确把握服务地方的市场定位与优势;三是努力打造特色化的金融服务;四是充分发挥地方金融合理支持作用;五是大力培育支持地方金融健康发展的外部环境。
- 全省“信用辽宁”建设工作部署会议 发布时间:2010-5-13 15:10:09
-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文件 发布时间:2010-5-12 16:06:49
- 需要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提价申报的商品种类和企业目录 发布时间:2010-5-12 16:05:51
- 甘肃省药品经营企业GSP认证公示公告(第117号) 发布时间:2010-5-12 16:04:59
- 我国评出首批建陶行业信用等级优秀企业 发布时间:2010-5-12 16:01:11
- 中国启动货代商信用评价 发布时间:2010-5-12 16:00:41
- 吴晓灵:借助社会组织平台创新信用模式 发布时间:2010-5-12 15:56:31
- 刘明康:吸取次贷危机教训 加强信用衍生品风险管理 发布时间:2010-5-12 15:55:43
- 财政部批评国际评级公司 呼吁建民族信用评级业 发布时间:2010-5-12 15:55:16
- 苏宁:中国的信用指数远高於亚洲经济群组织的平均水准 发布时间:2010-5-12 15:54:17